(文/ 董烈鹏 、图/孙小梦)【核心提示】7月盛夏,38℃的恩施土家自治州骄阳似火,空气凝固,路边鸣蝉的叫声带着些许聒噪。在燥热难忍的天气下,岗位科学家宋波涛教授带领皇冠赴恩施农科院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,一行6人前往恩施州天池山马铃薯育种基地开展马铃薯育种调研。
与岗位科学家合影
提前校内准备,不打无准备之仗
按照皇冠培养方案,该校本科大二学生统一于暑期各自组队参加社会实践。该团队在申报项目之时,就已找好校内和恩施实践地,并在宋波涛教授的带领下先去华农黄土坡地区进行收薯和筛薯工作。
此团队虽然也正处于期末复习阶段,但他们都在周末没课阶段抽出时间在黄土坡收马铃薯,跟着宋教授学习如何筛选优秀的马铃薯,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准备;他们同时也在园林楼实验室学着剥浆果,收取马铃薯的种子,以及完成后期的统计工作。之后他们对各种马铃薯进行了品质鉴定,亲自品尝了各种马铃薯,分析口感,包括甜度、涩味等,深刻的体会到了不同品种之间的口感确实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倾向。
在学习剥离浆果的过程中,大家一开始都认为这没什么难度,觉得只是需要把小果子掰开,然后挤出种籽在纸上摊开晾干就可以,如此简单。但是当他们真正一个一个得去剥时,却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比较麻烦的工作,因为浆果在未完全成熟时采摘,所以里面的果肉硬度还比较大,需要用小刀锉开,而里面的种子更是小而多。由于每一个种籽都可能是一个新品种,所以这些小东西“一个都不能放过”。往往剥好一个浆果并把种籽洒匀在纸上,需要花费五分钟左右。做了一个上午,有三四个小时,完成了五十个左右。一天时间,五位成员已经比较熟悉流程了,也为后续工作打好了基础。
走向育种前线,吹响实践号角
7月初,刚经历完期末考试,该小组为赶上恩施马铃薯育种重要流程——品质鉴定,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,便匆匆踏上了前往恩施的动车。“好想好好地睡个觉啊!”还没从期末考试的疲惫中缓过来的王琳不由说道。但他们却都未曾表现出有丝毫懒惰。
老师讲述育种流程
6日下午4点,冒着大雨,一路颠簸,团队成员终于抵达目的地,刚放下行李,还没从一天的舟车劳顿中缓过来,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品质鉴定分析中。在接下来的几天,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整个流程,体会到了马铃薯育种工作的不易,所有的数据都是每个人亲手劳动的成果。据项目负责研究生张玉婷介绍,各项工作看起来很普通、很繁琐,但工作要求并不简单,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,每一步都不能出错。在某种意义上,一个人小小的失误就可导致最终数据的严重误差,该小组成员虽以前经历过类似实验,但面对如此多的样品,仍不敢松懈。
科研路上,每一个新品种的出现,无不凝结着无数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流过的汗水和努力。他们专注于研究,从土地到实验室的试管和显微镜,默默无闻,却是中国农业的脊梁!
实种圃中与马铃薯合照
烈日勇攀天池山,实地调研马铃薯育种基地
10日,恩施市烈日炎炎,气温高达39摄氏度,加上高海拔紫外线强烈,每一寸裸露的皮肤就能强烈的感受到烈日的霸道。武汉姑娘高晓秋说:“在武汉都没有这么热、这么晒”。在宋教授和恩施农科院马铃薯所长吴老师的带领下,该团队参观并学习了农科院各大育种设施的用途,有幸实践了一番,询问了相关工作人员。据悉,该农科院与皇冠有相关项目合作,为马铃薯产业培育了不少优良品种。 之后,团队驱车一个多小时,前往据说海拔1200米的天池山马铃薯育种基地。宋教授介绍到,海拔高的地方很少有蚜虫传播,而蚜虫是马铃薯病害传播的重要媒介,所以选择在山顶上建立无毒苗育种基地。山路弯弯、山雾弥漫。河南出身的梁镇说:“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山,在这次社会实践中,我们不仅学到了育种知识,还见到了这么雄伟的山,长见识了!”据宋教授说,该育种基地是上世纪50年代老一辈科学家建立起来的。当年,那些科学家走上去得都花一天多,年轻的一代要珍惜现在科技带来的便利,学习老科学家们勇于吃苦的精神。 宋波涛教授讲马铃薯四倍体特征 山顶紫外线更加强烈,大家都不得不戴上帽子。山上的梯田和大棚种着一排排生长旺盛的马铃薯。临近正午,山雾逐渐散开,一行人在宋教授和吴院长带领下参观了马铃薯育种实生圃、水培室等基地设施。吴院长亲自向他们展示了马铃薯人工授粉技术,令组员们大开眼界。宋教授在介绍马铃薯育种情况时说道:“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,同一个性状由四个位点控制,虽有一定的优势,但也给育种带来了很大的麻烦”。接着宋教授向大家提及了二倍体育种概念,可见,科学发展是不断创新的过程,当代大学生应该锻炼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,早日投身到科技强国的行列中去。 宋波涛教授讲述魔芋花序 实践还将继续,感悟持续不止: 正当团队出去看风景休息时,队长却说:“我觉得好无聊,还不如在实验室里匀浆工作",而队员们也在总结着这九天来的工作,觉得虽然“做的都是很基础很简单的重复工作,但是每一步都至关重要,最后的数据处理得出的结果,一点一滴才能汇集成农业发展大厦。正如他们每天要至少踩156*4=624个台阶,每一步都必不可少。”